Sorry, your browser cannot access this site
This page requires browser support (enable) JavaScript
Learn more >

虎啸阴山,剑斩幽冥。中国游戏产业的历史正在被改写,从齐天大圣到捉鬼天师,游戏科学用短短30秒的先导预告宣告:他们不仅要打造单个爆款,更要构建属于东方的神话游戏宇宙。

今晨(2025年8月20日)凌晨,在2025年科隆游戏展开幕活动上,中国游戏开发商游戏科学压轴登场,带来了一段令全球玩家震惊的CG预告片。

出乎所有人意料,这段视频并非此前大众期盼的《黑神话:悟空》DLC,而是一款全新作品——《黑神话:钟馗》。


01 预告片揭秘,钟馗震撼登场

预告片从两个小鬼的视角展开,他们听闻外面动静,惶惶不安,惊颤道:“捉我们的人来了。”

镜头平移,两个鬼怪模样的侍从肩扛钟馗的斩鬼剑,一头猛虎坐骑缓缓登场。

骑虎者,正是头顶赤发、身披铠甲、严肃威武的钟馗——这是游戏科学基于中国志怪传奇中著名人物“钟馗”为核心创意打造的新主角。

开场一句方言台词“兄弟啊,搭救啊”幽幽响起,瞬间拉满阴森诡谲的东方民俗氛围。预告片中若隐若现的朱砂判官笔、腰间悬挂的青铜照妖镜、衣袂翻飞时的暗纹地狱图,每个细节都在颠覆传统认知。

02 战绩回顾,悟空创下神话

《黑神话:钟馗》的公布,建立在《黑神话:悟空》取得的惊人成功基础上。据“国游销量榜”公布的2024年国产游戏数据,《黑神话:悟空》销量达到了2800万,销售额达到了90亿元,占2024年国产游戏全年销售额102.2亿的绝大部分。

这一数据创造了中国游戏史上的奇迹:3天内销量超1000万,首月销量超2000万,首日同时在线人数超200万。这种现象级成绩几乎是无法复刻的,哪怕是游戏科学自己。

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上,更体现在文化影响力上。它成功地将中国西游文化推广到全球,让全球玩家领略到了东方神话的魅力。

03 主创团队,为何选择钟馗?

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(Yocar)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解释了为何推出新作而非DLC。他坦言,《黑神话:悟空》发售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,他过得“云里雾里”,尽管成绩远超预期,但随之而来的是“迷茫、虚无与惶恐”。

DLC当然是个不坏的选择,但此时此刻,他们更想先做一款黑神话的新作——新的英雄,新的玩法,新的视觉,新的技术,新的故事

游戏科学官网也回应了为何开发新作“钟馗”,而不是“悟空”DLC或续作:“在天命人的故事告一段落后,我们十分渴望接下来先轻手轻脚,尝试一些更有差异的游戏体验,鼓捣几个更有挑战的游戏特性,也在世界观与叙事上搞点新鲜玩意。”

04 技术革新,体验全面升级

据披露,《黑神话:钟馗》将采用最新的虚幻5.3引擎开发。预告片中那个被一剑劈开的恶鬼,其流体模拟效果远超“悟空”同期的技术演示。

物理破坏系统也有了肉眼可见的升级——当钟馗的判官笔划过石狮时,崩裂的碎石遵循现实力学轨迹,这种细节背后是全新开发的“玄黄物理引擎”。

更精妙的是场景设计——已公开的概念图中,那座悬浮在云海中的酆都城,既保留传统重檐斗拱的形制,又融入克苏鲁式的建筑扭曲感,完美诠释“中式恐怖”的美学革命。

05 玩法创新,符咒+体术组合

游戏科学的“反思式创新”策略值得玩味。官网那句“狠狠反思过去的不足”,直指《黑神话:悟空》曾遭遇的叙事碎片化争议。

据内部人士透露,新作将采用“双线叙事结构”:现代少年意外获得钟馗画卷的主线,与唐代钟馗捉鬼的支线交织推进。这种设计既能保证剧情连贯性,又保留魂类游戏擅长的环境叙事。

战斗系统则从“悟空”的七十二变转向“符咒+体术”组合——玩家可自由搭配雷法符、定身咒等道术,形成千变万化的战斗风格。某核心玩家论坛的解析帖指出:“预告里钟馗剑柄的八卦盘会随动作变色,暗示可能加入‘五行相克’的深度机制。”

06 商业模式,坚守单机买断制

在抽卡手游大行其道的当下,游戏科学重申“买断制单机”的立场,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恰是国产3A的希望所在。

其CEO冯骥的发言颇具深意:“当我们说‘商业模式不变’时,其实在说创作初心不变。”这种态度已引发连锁反应——据SteamDB监测,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全球销量在预告发布后24小时内突然回升37%,证明单机游戏的长尾效应正在形成。
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人才流动:猎头数据显示,近期从大厂手游部门投向单机研发的简历激增两倍,这股“去氪金化”暗流或重塑整个行业生态。

07 黑神话宇宙,未来可期

游戏科学已经确认,即日起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各社交媒体平台的官方账号都将改名为“黑神话”。这意味着未来黑神话系列所有游戏的官方信息将通过统一账号发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游戏科学在注册《黑神话:钟馗》商标时,还同时注册了《黑神话:小倩》和《黑神话:姜子牙》的商标。这表明游戏科学可能有着更为宏大的计划,旨在打造一个基于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的游戏系列。

从五指山到酆都城,游戏科学的这次IP跃迁,实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演绎的接力赛。当冯骥说出“西游不会到此为止”时,暗示的不仅是悟空DLC的可能性,更是构建“东方神话元宇宙”的野心。

08 文化输出,新的挑战与机遇

不同于“悟空”对西游记的全球化解构,“钟馗”将直面更复杂的文化翻译挑战——如何让西方玩家理解“驱傩”“冥判”这些深植于中国民俗的概念?

游戏科学的解法颇具巧思:与故宫出版社合作开发《钟馗文化白皮书》多语言版,在游戏内植入动态名词解释系统。甚至考虑让钟馗的武器随玩家所在地区文化背景变化(如面向欧美玩家显示为驱魔十字架)。

这种“文化自适应”设计,或将成为中国IP出海的新范式。正如某玩家在预约页面留言:“我们等待的不只是一款游戏,而是一扇让世界看见东方妖怪美学的任意门。”


玩家社区对此反应热烈,早在8月15日便有吧友通过官方释放的“谜语式文案”精准预测新作发布。

据多方信源证实,以姜子牙、钟馗为主角的独立DLC已纳入规划,预计2025年陆续面世。

游戏科学这支缔造了《黑神话:悟空》神话的团队,用短短30秒的先导预告宣告:他们不仅要打造单个爆款,更要构建属于东方的神话游戏宇宙。

读者讨论区

  1. 你对《黑神话:钟馗》最期待的是什么?
  2. 你认为游戏科学应该优先开发悟空DLC还是新作?
  3. 你希望黑神话系列下一个主角是谁?
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!

评论